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2017年10月文史生活札記

「歌有歷史,歷史有歌;歌有記憶,記憶有歌。」我留下此話,乃因自己喜歡歌,愛唱歌,甚而好「講歌」,也愛「寫歌」。
我出版了好幾本台灣歌謠專書,頗獲好評,內容不少為學界論文所引用。
我詮釋自己母語的歌謠,是從古早人留下的這句俗諺出發;「欲知世情的代誌,著愛聽人唸歌詩」。
本月份在老家「大稻埕千秋街店屋」的「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舉辦台灣歌謠三場講座,參加人數超出預期,我的「論述」,能得共鳴,足以堪慰。
「台灣歌謠思想起」、「台灣歌謠望春風」、「台灣歌謠補破網」,是三場講座主題,我想如果能將每一場講座,予以錄音轉化文字補述,應該可以出版「台灣歌謠傳」的三本著作,可惜三場講座都沒有錄音。
台北市觀光傳播局在大龍峒孔廟六藝廣場舉辦「大同區進行曲音樂會」,也在迪化街做了小型的「音樂展」,兩個李臨秋與鄧雨賢簡介的看板,文字淺薄,顯見主辦單位對三0年代歌曲,認知有限;我對局長說:「辦這種音樂會活動,為什麼不從歷史、地緣去做著墨?」簡局長不知今年是望春風八十五周年,更不知李臨秋是大龍國小畢業生。鄧雨賢也曾從日新國小轉職到大龍國小任教。觀傳局解釋辦此音樂活動,是促銷大稻埕旅遊觀光;一場廟會式的演唱會,所選的「老歌」都以六0、七0年代的大和味、西洋風作品為主,令人遺憾!
從歌追尋記憶,由歌緬懷歷史;我切盼不論大官員,或是小市民都能夠唱歌、聽歌之餘,也能「讀歌」!


201710月文史日誌
一日 大稻埕逍遙遊第四七九期,報名者有二十人,算是較低的人數,都為首次參加,不過十一月份已經額滿,超過八十人要陪我走讀。

觀傳局將舉辦「畫中台北大稻埕少年郭雪湖特展」,午後,策展單位將期末報告交由我審稿。

二日 迪化二0七博物館舉辦志工培訓,午後,我被安排以「火柴盒的城市記憶」為題,講一個半小時課,以配合我提供展品所做火柴盒特展。

三日 文化局藝術發展科科長邀我參加「2017台北白畫之夜」,這項「好呀!大家都不要睡」是屬於年輕人活動,我這個老人家,怎會有興趣?

四日 中秋,返老家。巧遇李臨秋第五媳婦,向我訴說李臨秋故居近況,漏水、壁癌嚴重的市定古蹟,落此狀況,有違「望春風」、「四季紅」、「補破網」等作品作詞人的「迷人」之處。

六日 猛鴉設計工作室歸還「世界運動郵票」,數量頗大,裝了一整箱,安置何處?成了我煩惱問題。

八日 台中行。午後,去民生路、向上一路,參觀特色商店,再逛審計新村三六八新創園區,很驚奇這些文創青年投入的事業,如此「輕、薄、短、小」,是信心而為?還是僅懷著「趕集」的心情?畢竟,擺著整天攤位,想賺一千元都很難的。

十日 花博公園農民市集,有埔里販售金線蓮,建議售價2,280元,實際售價是1,000元,主人稱與我是舊識,是我的讀友所以只賣我500元,「盛情」難卻,只好買了。

十一日 欣傳媒公司出版的雜誌,於迪化207博物館訪問我收集火柴盒的經驗與心得,希望這篇專訪可以寫出我的表達。

十二日 觀傳局探索館舉辦「畫中台北大稻埕少年郭雪湖特展」,我以「策展顧問」名義出席,開幕式中見到不少藝壇朋友。

十三日 文化局召開「迪化二0七博物館認定基準檢核審查」,與會委員都表支持;我以其經營模式「小而美」,而且志工訓練辦得較各機構有特色等理由做意見陳述。

十四日 新芳春茶行舉辦「追尋大稻埕茶香歲月」,大雨中,我導覽全程,有三人報名參加明天我舉辦的講座。

十五日 文獻館舉辦「史蹟趴趴GO活動,早上由我以「名人帶路」頭銜,帶三十餘人走讀「大稻埕古蹟路線」,數人表示願留在午後參加我的講座。

午後,1400~1600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安排台灣歌謠系列講座,我的第一場講座是「台灣歌謠思想起」,講述我的學歌心路歷史與民謠的傳承故事,參加人數,比預期還多。



10/152122「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安排台灣歌謠系列3場講座

十六日 大稻埕戲苑特展室更新內容,規劃初稿,我提供一些修正意見。

愛樂電台1700~1830專訪我,節目的名稱是「大大的必修課」,主持人高劭宜聚焦於「大稻埕的人文故事」做為對談主題。

十七日 大稻埕教會松年大學邀我主講「台北市前世今生」,這已是第三度了。

十九日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寄贈張炎憲全集>,全套九冊,我收到的是限定本500套的編號255號。全集的專書著作目錄報系出版的台灣近代名人誌五冊,漏了李筱峰與我也是主編的一員。

二十日 NEWS98全民廣播電台「超級玩樂大帝國」節目主持人姚舜專訪,主題是「收集火柴盒的樂趣」,錄音前,他對助理說:「火柴盒可以談一個小時嗎?」每段十二分鐘,共分四段的訪問,完成後,姚舜說:「意猶未盡。」

二十一日 莊協發港町文史港町古蹟活化第二場講座,以「台灣歌謠望春風」為題,參加人數二十來位,我在二個鐘頭講述中,遺漏了不少「該說沒說」的故事,有些懊惱。

二十二日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第三場講座,我以「台灣歌謠補破網」為題,當然對戰後流行歌曲,多所批評;第三場仍有三十餘人參加,這三場講座算是成功的。

二十三日 台北教育大學研究生以「大稻埕南北貨興衰史」為題,對我做一個鐘頭專訪,期待這篇碩士論文能有「獨特」觀點。

二十四日 「文藝雅集」在台大醫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辦,每年的重陽聚會,始有機會見了多位南部前來參加的文友。

二十六日 文獻館「台北市古物文化資產價值研析暨專書出版」評審,進行順利。

二十七日 今天有三個行程,早上古亭教會松年大學開講「生活記憶」,學員多有共鳴。午後,趕往台灣戲曲中心參加「民歌採集50年特展」記者會,隨後在台灣音樂中心展覽館參觀當年的史料,勾起了與李哲洋交往歲月的回憶。晚間,中山堂欣賞台北市立交響樂團赴美演出前在台灣的一場精彩表演。

二十九日 台北光點舉辦「大稻埕新文化行」,行程終點是「迪化二0七博物館」,二十五名額,全數到齊,以年輕人為多。有對夫婦稱是我書迷,還拿了一本老版本台北老街請我簽名,很興奮說:終於看到「本尊」了。

三十日 文獻館一0六年度史料文物蒐藏審議,工作一整天,花費了八個半鐘頭。


三十一日 新版台北老街一版二刷,這個好消息竟然是在逛書局始知道,時報出版沒有告知再版訊息,不知是否作者不必知道?我留在時報出版的圖片檔,他們轉在其他人著作使用也不知會,難道編輯與作者,難以溝通?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2017年9月文史生活札記

後生可畏,是老輩讚嘆晚輩的一句用語。
老人家應不是自以為老朽,而覺得後生晚輩足以寄望,乃因年輕人的創意、衝勁、做為,能夠獨立門戶,自創新機,因此不惜給予肯定和寄予厚望。
世代交替,喊得沸沸揚揚,應是基於「後生可畏」,老人應該交棒的主因。
然而,老人家放得了心,讓「新新人類」,上了人生舞台,去自導自演嗎?
代代必有人材出,然而老人為何還是放不了心,卸不了責?
感嘆代溝所產生的認知差距,老、少難以交心,事出有因。
身為老人家的我,永不向LKK低頭,我還深信必有後起之秀能夠後來居上。然而,我仍會憂心忡忡,是否可以提早交棒?我平時會對晚輩數說一些批判語詞,只是希望你們不以為意,有者改之,無者嘉勉。
時下年輕人,普通有「失語症」與「失憶症」,不會說母語,沒有時代記憶;失語、失憶的「病症」,務必早日根除,否則「接班」必有問題。所以我對「後生可畏」這句成語,不得不做另外解讀。
後生,可能有所畏懼,你們正面臨失序的自然環境,大地反撲的現象,逐漸挑戰你們未來。
後生,可要有所畏懼,你們正面對失焦的世局變化,強權霸凌的亂象,勢必影響你們未來。
後生需可畏的事,可多了,不確定的方向、不穩定的政局,沒有希望的未來,再再給予你們「可畏」的壓力。
有人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老人家不必擔心年輕人的未來。今世,你們有「科學加持」,日新月異的科技產生,改變了生活、思維,不過,是福?是禍?仍需觀察,我新解的「後生可畏」,不是「敬詞」,而是訓勉年輕人對未知的將來,不能沒有「可畏」之心。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偶思錄282

細枝末節,未必是些微小事,因為其源頭可能是盤根深厚的根所長出來的。

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

偶思錄280

原諒他人,比較容易,因為操之在己;被他人原諒,就顯得不易,因為必需看人臉色。

2017年9月9日 星期六

2017年8月文史生活札誌

「這個莊永明,是不是就是導覽古蹟的莊永明?」
中山堂舉辦的「動.競,躍於方寸—世界體育郵票展」,會場解說志工告訴我有一位參觀者詢問這句話;令我只得莞爾。
郵票,僅只是我「千奇古怪」的收藏之一。知我者,都了解我是「無所不集」的。
我提供千餘枚運動郵票,辦此展覽,可以說是為二0一七年世界大學運動會在台北,敲鼓打鑼助陣。
不少人可能很難了解我的「定位」是什麼?認識我的人,無論從著作、導覽、演講,或是廣播,電視上,知道莊永明三個字,都不是可全盤理解。我究竟有何能耐?有人說:「我是名人」,其實更準確說,「我是不知名的名人」。
之前,真理大學張良澤教授向我約稿,文章刊載時,他特別來信,問我的「職稱」,如何下標,我回信以「長工、散工、志工、憝工四工工頭」即可,他竟然捨去不用,而在台灣火柴盒圖錄冠上我的頭銜是:「文獻家.作家」,我想如此會讓人更不知我是「何方神聖」?
大師李敖曾在電視「李敖書房」節目,讚許我是台灣文獻五位傑出收藏家之一,而且排名第三,當時我心想:李敖論文說文,深度厚重,但他定位我則是「識人不清」,畢竟收藏台灣文獻的人甚多,我擠不上一00人之內的。
有位出錢大器的收藏家,自誇買的都是高檔貨,而他人蒐集的都是雜貨店的東西,我聽聞此話,笑說:「沒錯!我就是柑仔店的囝子」。
我財力淺薄,自然只能收購、典藏些「輕、薄、短、小」的文件,多年累積,藏品雖然不豐,但是「解讀」可是名列前茅。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不藏私,也不敝掃自珍,「文物有靈」,我能夠讓典藏文物,發光發熱,這點就足以安慰自己,沒有浪費金錢,沒有虛度生命。

偶思錄277

跨出一步,絕不要誤入歧途,而是接近理想中的目的地。

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2017年7月文史生活札誌

多位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奉獻後半生歲月,與島嶼斯土斯民,成了命運共同體的外籍人士,終於獲得中華民國身份證,遲來的「入籍」,也總算是一項缺憾的彌補。
閱報,高齡93歲的比利時籍梅冬祺神父,成了台灣人,是繼100歲西班牙籍賴甘霖神父後,全台第二高齡的西洋傳教士獲得應有「正名」。
報紙以梅冬祺「傳愛65年,變正港台灣人」報導此事;「正港台灣人」不正是我在策劃台灣放輕鬆系列書七十二冊第一冊正港台灣人嗎?不論是否「英雄所見略同」,畢竟我用此詞,早了十餘年。
我的命題,如「自覺年代」,為二0年代民族思潮定調;「大稻埕茶香歲月」形容大稻埕狂颷歷史、「薰著茶香的歌聲」給三0年代台語流行歌一個美麗詞彙……我的「創意」,影響了不少人引用。
鄧雨賢的處女作「大稻埕進行曲」的台語譯詞,還有望春風、<月夜愁、<雨夜花在大東亞戰爭期間,被日本殖民政府先後改題成時局歌曲分為:<大地在召喚>、軍夫之妻>、<榮譽的軍夫>。目前各方學者、專家、研究者,所用的翻譯歌詞,其實是我所潤筆定稿發表的歌詞,卻沒有一個人說是引用我的「手筆」,彷彿成了「無版權的公產」。
「四月望雨」,是鄧雨賢代表作品,想不到已被做成商業登記,我說「我可以放棄不再使用這四個字。」日後,我改為「四月望春雨」五字,加上鄧雨賢另一首佳作春宵吟>。
「對四月望春雨」,又是後來的發想,這六個字也不錯,平衡了與鄧雨賢搭檔的作詞者李臨秋、周添旺各三首;<對花是李臨秋的「四季系列作品」中,可圈可點的創作,以春梅、夏蘭、秋菊、冬竹的四段歌詞,寫活了男女戀情。
我好玩文弄字,可惜思路不好;但是每首將之發表後,引述、引用的人卻數之不盡,可惜他們都不知「溯源」。
<活該如此是我付梓回憶錄書名,原題為「心路.筆痕.書影」,後改了此「驚奇」書名,有人叫好,也有人稱奇,更多的人則認為「譁眾」,或許,此書名是我的回憶錄銷售不佳原因之一吧!
如果有幸,回憶錄有續集,我特命名「死不認罪」,一生坦蕩,無忮無求,絕不違法亂紀,無罪可認;如果如宗教家所說:「人都有原罪。」此罪不必由人承當,那是與生俱來,不必加罪於己。於,為什麼不用「死,不認錯」,乃因我雖犯大錯,可是「神經大條」,小錯不斷,以致不討人喜,形同孤鳥。我會認錯,反省思考。「不認罪」乃是表明「清白一生」。
<活該如此,再加不認罪>,天佑我可如願完稿,有了這兩本回憶錄的雙璧「遺書」,悲喜交集的一生,有何憾事?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2017年6月文史生活札誌

「台灣廣播電台」設立,又被提了出來。以「台語」做為「一語電台」,是否需要?是否必要?我難以置評。如果,因為客家、原住民「台灣話」就得有「一台」,難以想像。
「台語」指的是台灣族群中最強勢的語言,有人稱「閩南話」、「福佬話」,也有人說「河洛話」,近年來,學界改稱「鶴佬話」。
我是土生土長大稻埕人,由於是商賈之地,人流匯集,以致講的「台語」,不漳不泉,不南不北,所以有人笑我是「台北人講下港話」。
本土的台灣話,腔調不少,不管源自原鄉的泉音、漳調,他如海口腔、永靖腔、鹿港腔、宜蘭腔……,真的,「雞同鴨講」是免不了的。
基於「人不親土親」,南腔北調的台語,溝通沒有問題,交誼不會阻隔。畢竟,大家尊重「鄉音」。
「母語教育」,必將使特殊的腔調、土音變不見了,學校的「母語教育」,「父母話」勢必變調,「台北人講台北話」將絕響,「酸酸、軟軟」的宜蘭腔,在「母語老師」教導下,將不再聽聞於「宜蘭家庭」。
如何搶救「鄉音」?應該不是「學校教育」可以承擔重任,每一個父母、每一個家庭、每一個鄉親,才是「母語」教育的播者。
母語的承先啓後,責任「自我」,對「父母話」失去信心,是可惡、可恥的觀點。「不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重拾信心,始是重點,母語教育就是父母責任,家庭教育優於學校教育,要求政府設電台?是否需謹慎考量?

偶思錄269

活!該如此」,因為生命是父母給予的,生活是自己要去承受的。

2017年7月8日 星期六

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2017年5月文史生活札誌

近年來,常從<文訊>月刊,看到文友離世消息,令我帳惘不已,更感嘆的是這些「文化訊息」,報紙或電視媒體,多是輕描淡寫象徵性批露,彷彿是小事一椿。
豬哥亮癌逝,占據了媒體版面、畫面,被視為台灣「大事」,而且相關的人、事、物都成了報導角逐焦點。
我與豬哥亮緣慳一面,原本有機會與他同台,但我回絕了,那是電影大稻埕首映記者會,大稻埕戲苑邀我致詞,不去的原因,很簡單,我不願為大稻埕背書,畢竟這部影片,悖於史實,場景也非永樂町,可說是並不上「道」的影片。
藝界人生,浮浮沉沉,無可厚非,塑造成「不完整的完人」,我不以為然;給人娛樂,也不能就可「教囝仔大小」。
我與多位藝人合作過,楊貴媚、李靜美、鳳飛飛、郭金發(未出版)所製作的唱片專集,文稿由我操刀;葉麟、澎恰恰、陳美鳳、孫翠鳳等人,也都曾先後一起在螢光幕接受訪問,他們的敬業誠摯,令我欽服。
有些藝人,以狂言妄語,吸收「票房」,置「身教」於度外,棄「社教」於不顧,社會大眾需有深省之必要。

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偶思錄266

活!是對生命的愛憫;該如此,為對生活的承擔;「活!該如此」乃是生存的必要原則。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2017年4月文史生活札誌

五年前,我以「告別六九,邁進古稀」短文,為自己「古來稀」之齡,留下告白。
而後,叫我「阿伯」的少男、少女愈來愈多,他們目測下,都知我不是大叔了,年紀高過他們的父母親。
我有點不服氣,不是不服老,乃是有諸多理由,說出:「不,不,不」。
不願被人視為老,因為很多年輕人的腳力、腳程,不及我,每回,我導覽「大稻埕逍遙遊」,就可明證,四個鐘頭走讀,我不累不倦。
不肯被人視為老,怕的是有人會誤以為我老得走不動,講不來,而不找我「工作」。而喪失了「打工」的機會。
不能被人視為老,因為還有許多的「未竟志業」,尚未完成,有生之年,如不完全許下的計劃,也不瞑目。
七十有五,多數人早退休含飴弄孫了。頤養天年的老景,但能達到此願能有幾人?我僥倖不淪為「下流老人」,託天之福,拜人之賜。
「不知老之將至」,多是心理建設,但老化現象是自然法則,擋不了的。重老之年,沒有年金,沒有保險,「四工生活」-長工、散工、志工、憨工,一路走來,誰能不說我是「上流老人」!
老來稀,不足誇,老來喜,始是七十五壽辰的心願。


2017年5月13日 星期六

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文史生活札誌2017年3月

閱報,是常年來的習慣,閱讀晨間新聞,一如早餐,對我而言,不可或缺。
訂報,超過了好幾十年了,送報生的辛勞,我由衷感謝,他將新聞送進了家,讓我輕鬆掌握「新知」。
而今,我決定不再繼續訂報了,派報公司打了十餘通電話,祭出了多項選擇的優惠,希望留住我這位老訂戶;有送小家電、報費打折、送其他刊物等「好康」(利多),我都不為所動,心意已決,不再月付、年付;每天原本得到送報生的服務,也因此成了回憶。
我對報紙的依賴,依然如昔,每天必買一份報紙回家,不過,不必再閱讀單一報社報紙,而有多方選擇,挑選成了權力,強調一下,我從不買「蘋果日報」,因為張數太多,不是廣告,就是我不想知道的「小道消息」太多了。
面對目前的報紙,詳已不再是目的,有時翻閱時,僅是瞄大標題而已。
說句實話,時尚、娛樂、消費版面,有時連看都懶,整張就抽出進了回收桶。
我懷念以前的報紙,副刊和文化、藝術版、還有寶鳥版、鄉情版、開卷、讀書人、文化點線面……等版面,都是我愛不釋手的讀物,而且我也曾是這些人文版面的專欄作家,報導人物。
也許是現代年輕人的「認知」有別,輕挑的「輕知識」,成了今日報紙報導主流,追星、逐利、趕時髦,讓報紙的正面報導和應擔負的社會責任,已經逐漸淡化,如果報人認為年輕人才是購報對象,悲哉!
我曾「仿古」,以前顧憲成「東書院」對聯,異動了幾字,寫了此對聯,可能是對今日亂象,有感而發:
風聲、雨聲、市井聲,聲聲刺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操心。

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偶思錄254

想要的,不能千方百計去求到,一心一意想爭取,畢竟「想要的」,有些是不切實際的需求。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2017年2月文史生活札誌

「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我在「文少年代」,己用如此詞句,代替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來形容時光飛逝。
其實,人亦容易將時光拋,果實季節的繽紛色彩,年年如是,但是人在季節的感受,只是冷暖,何況年序人生,可能僅有「黑、白」,沒有彩色,人和萬物的「時間感」,是有不同的。
年節過了,感覺不只「過年」,而是過日子,這是年長的通病,難怪說「囝仔愛過年,大人愛趁(賺)錢。」找到小確幸,可能是老「大人」的新年新希望。
我這個銀髮族中的長者,髮絲仍能白中帶黑,體能尚佳,算是幸運,不過一如冷暖人生中,有「小確幸」,不是易事。
今年年節,竟有三個「好手氣」帶來小確幸,令我有「不虛過年」之感。
「人無橫財不富」,我對橫財,興趣缺缺。所以不會做投資,不願買彩券,連對統一發票都懶得對獎,然而年節時連中三元;一是女兒送的刮刮樂,刮出三百元,仁濟院新春餐聚玩賓果遊戲,所送的大家樂彩券,中了三個號碼,獎金一千元,還有網路發票,財政部通知中了末獎二百元。外之財,雖然微小,但多點小確幸,知足常樂,不亦樂乎?

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2017年3月4日 星期六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2017年元月文史生活札誌

一元復如,萬象更新。這是學生時代,「新年新希望」作文,起頭必用的成語。
復始新的一年,萬象之中,未必全然沒有舊年的陰影,去年選出的代表性漢字是,今年能否苦盡甘來,平心而論,並不盡然,因為需面臨更不確定的世局,以及不穩定的國勢。
更新的一年,世事變幻,實難預料,不僅世局難握,台灣政局更是變化多端。
更新的一年,當然是期待更好的一年;萬象更好;天佑台灣,天佑世界。
雄雞一啼天下白,我如果也要從俗,許個新年新願望,就以一切如常做小希求,求小確幸,未來一年,工作量如舊,我雖老矣!但無需問我尚能飯否?」,以我的體力腦力還能打工,演講導覽都可勝任;丁酉雞年,文史日誌,不要留白太多。

2017年1月28日 星期六

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

2016年12月文史生活札誌

送舊歲月,迎新生年,自是百感交集。
人生得失,本無常,畢竟歲月痕跡會留下什麼?全不在預料之中。
二0一六年,我工作量不少,以「散工」維生,沒有入不敷出的現象足堪告慰,七十餘老人仍有錢賺,青貧族必然羨慕。
我已逐漸放棄「收藏」,一來收入不足再花費於癖好,二來愈積愈多的收藏品,不知如何處理?但是為滿足蒐藏之願,仍「省吃儉用」,不惜「縮衣」買了少許「高檔貨」。
得,收入讓我生活無慮,自然知足。
失,一年來丟了幾個「職位」,不過都是無給的「名譽職」,因此沒有影響「職務」。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的改組,使我「副主任委員」的十九年頭銜,因此被黜。雖改聘文獻館委員,仍是「換湯不換藥」的虛職。
多年保安宮董事、保生文化基金會董事的職位,今年改選意料中落敗,一向不參加宗教活動的我,落得輕鬆。
檢討得失,不是檢驗成敗;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歲月是自己過的,一切如煙雲,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