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2017年6月文史生活札誌

「台灣廣播電台」設立,又被提了出來。以「台語」做為「一語電台」,是否需要?是否必要?我難以置評。如果,因為客家、原住民「台灣話」就得有「一台」,難以想像。
「台語」指的是台灣族群中最強勢的語言,有人稱「閩南話」、「福佬話」,也有人說「河洛話」,近年來,學界改稱「鶴佬話」。
我是土生土長大稻埕人,由於是商賈之地,人流匯集,以致講的「台語」,不漳不泉,不南不北,所以有人笑我是「台北人講下港話」。
本土的台灣話,腔調不少,不管源自原鄉的泉音、漳調,他如海口腔、永靖腔、鹿港腔、宜蘭腔……,真的,「雞同鴨講」是免不了的。
基於「人不親土親」,南腔北調的台語,溝通沒有問題,交誼不會阻隔。畢竟,大家尊重「鄉音」。
「母語教育」,必將使特殊的腔調、土音變不見了,學校的「母語教育」,「父母話」勢必變調,「台北人講台北話」將絕響,「酸酸、軟軟」的宜蘭腔,在「母語老師」教導下,將不再聽聞於「宜蘭家庭」。
如何搶救「鄉音」?應該不是「學校教育」可以承擔重任,每一個父母、每一個家庭、每一個鄉親,才是「母語」教育的播者。
母語的承先啓後,責任「自我」,對「父母話」失去信心,是可惡、可恥的觀點。「不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重拾信心,始是重點,母語教育就是父母責任,家庭教育優於學校教育,要求政府設電台?是否需謹慎考量?


20176月文史日誌
一日 時報文化出版新書<書街舊事>,用了數幅「本町時代」明信片,雖註有為我的藏品但全然沒有知會我,我是在重南金石堂書局才發現這本書!

二日 古亭教會松年大學邀我講述「台北市發展史」,我以今年台北市升格院轄市五十年論今說古,學員對我深入淺出的「台北歷史」講座,讚賞有加。

四日 大稻埕逍遙遊,由於昨夜大雨,原報名的二十五人,有十人沒有參加,其餘走完全程的人,多位表示豪雨威脅下,有幸參與我的逍遙遊,不虛此行。

八日 台北市電影戲劇業職業工會原邀今日做大稻埕導覽,竟以「報名人數不足」取消,第一次遇到這種「約而不辦」的狀況。

九日 文獻館「一0六年度西本願寺廣場系列活動」第二次評選。

中山堂舉的「動.競躍於方寸世界運動郵票特展」,期中進度報告,「毛巾球」做為贈品,將會是搶手貨。

十日 新文化運動館籌備處擇於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舉辦講座,由我主講「國際都市新文化」,文化局定的內容是「貴德街、西方洋行、領事館、新住民移民工的故事、台灣與東南亞」,廣泛又瑣細講題,我自不能「面面俱到」,但也都「輕描淡述」提到;與會三十餘人,在二小時講座、一個半鐘頭導覽下,反映不錯。

10新文化運動館籌備處擇於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舉辦講座,
由我主講「國際都市新文化」


十三日 遲到的梅雨,下得又急又大;二天來,都在整理收藏的剪報,二、三十年的「舊聞」,重新閱讀,別有興味,但如今不得不割捨,挑出不再想保留,裝了好幾個紙袋,丟進了回收桶,難免有所不捨。

十五日 韓國漢陽大學韓東洙教授來訪,約在中山堂台北書院見面,大雨不停,他仍依約前來,熱忱邀請我十月份往韓國大學做一場演講。

十七日 中山堂欣賞「采采詩經」,係趨勢經典文學劇場的創作,獲得滿堂彩。

十八日 市圖建成分館邀做「時代歌聲台灣歌謠追想曲」講座豪雨來襲,二十六名報名者,無人缺席,眾人都向我詢問,下一場演講,何時、何地舉行,他們都想要再參加。

十九日 永豐金控銀行出事了,董事長何壽川和夫人都被傳訊調查。三年前,我在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辦理講座,他們夫婦雖無報名,卻前來參加,二個鐘頭和大家坐在亭仔腳,聽我演講,沒有離席,身段低調,想此場景,聽聞這件金融風暴之事,「為什麼會如此?」的納悶,懸於心中。

二十日 文獻館「劍潭公園石狛犬指定為一般古物」勘查,我以台灣傳統石獅較日據台灣神社石狛犬年代久遠彼彼皆是,都未被納入,豈能在此時此刻將此已走下「日本威權神壇」登錄為台灣古物,我不以為然,因此投下唯一的反對票。台灣神社石狛犬已為劍潭公園之一景,成了講故事的原點,讓其永遠安置在此,不是已經「妥善安置」,豈能列入「台灣文化資產」?

二十一日 「台灣火柴盒圖錄」已經於六月二十日出版,列為「良澤文庫第9種」,拙文「擦亮生活.點亮記憶」一文被挑在緒言內,書的設計、印刷很不錯,難得版權頁上註有「圖版所有權莊永明」。

二十四日 新文化運動館籌備處在莊協發港町文史講座舉辦第二場講座,題目訂為「英國女王的驚艷茶文化與貿易茶商」,主辦單位的想法是東方美人茶傳為英女皇所賜名;我講述內容仍為茶香歲月時代的大稻埕。

24新文化運動館籌備處在莊協發港町文史講座
舉辦第二場講座,
我講述茶香歲月時代的大稻埕


二十五日 台中行。原擬去潭子參觀摘星山莊,但因安排時間不足,乃不得不放棄。

二十六日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召開新芳春茶行和台北城市博物館庫藏文物,登錄、整理、歸檔勞務採購審核,我所擔心的是日後長期的管理問題。

二十七日 龐德羅莎前董事長鍾榮凱,今年邀宴於雅苑餐廳;他今年九十二高齡,記憶甚佳,與我聊起台灣聞人軼事和老台北的故事,浮現場景,歷歷在目;他誇我記憶超強,其實他才難得。

二十九日 孔廟召開今年第一次管理委員會;我再度提出「孔林」不可能,文化園區的「花季」不能不做,孔廟的白梅、保安宮的茶花、大龍國小的山櫻,還有栽植多年,枯萎不少的桃、李樹,應予「專業」、「專職」管理,如是,大龍文化園區,以花「裝飾」,不無意義。

三十日 歷史博物館參加陳正雄典藏原住民文物特展,題曰:「原鄉驚艷」,開幕式官蓋雲集。我與陳正雄畫師相識二十餘年,每次他有活動,都會親寫邀請函通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