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2019年10月文史生活札誌

痛苦有多深?是人人各殊的反應,我是很忍得住「痛」的人,所以很少就醫,自信痛苦是短暫的,終必過去。
從來,我對「免疫力」有信心,所以總抱著「自然好」來克服病痛。
而今,年事已高,上個月,一場意外車禍,被送進醫院急診,三個小時觀察,認為僅是擦傷,應不礙事,但一週之後,開始全身疼痛,且有痛不欲生之感,舉步維艱,許多想做的事,都做不來,有但是又奈何之怨嘆!
復健之後,並未完全康復,疼痛不時襲身,時好時壞,但是仍忍痛行事,三趟大稻埕導覽,照樣行走,二十日的老家音樂會如期舉行,眾人都不知我是勉力耐痛的一如往常的心情主導這些「例事工作」。
老殘歲月,日日逼近,歲月催人老,是自然常理,不少人鼓勵我好好養身,保持健康,再為鄉梓做些事,我是生活單純、起居常規,卻是不知如何「永保安康」?
老家九十周年亭仔腳音樂會,我忍痛功夫,真是了得,換了別人,必取消或延期。
我體驗了老殘情境,也經歷了老殘歲月,必然的「老化現象」,或許有此體驗和經驗,必給予我敢於面對未來的歲月吧!
我還有不少工作要做,仍有幾本需寫,忍痛的堅持,必擊潰「老、殘」。
坊間,有人寄調<望春風>,編了「不老歌」,我總以為有改寫必要,於是動筆修調如下:
人生百歲無稀奇,
九十滿滿走;
八十起步才開始,
七十小弟弟。
六十還在搖籃裏,
五十才出世;
歲頭多小免掛意,
人人食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