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2日 星期二

2018年12月文史生活札誌


「莊老師教孫子講台語」(ID2179881934)是年底我新開的網路頻道;沒有規劃、沒有步驟,完全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下,被逼上架。
迪化二0七博物館畢館長以手機錄下了我講台語一段談話,上了網站,竟有人按讚,大家要我再接再勵,我戲稱,如有100人觀看,就「上場」,沒想到,網友「+1」湧入,逼我難以卸責。
一則「拳頭母」,十幾天內,有6萬人觀看,給我不少信心。
我非語言專家,也非文字高手,大稻埕囝仔的身分,我說起台語,不漳不泉,不南不北,各地口音都有,但是為台語,正字正音則是我的心願。
年輕人將荔枝寫成「奶雞」,楊桃書寫成「羊逃」,當成樂事,甚而當下將「當選」二字變成了「凍蒜」,積非成是,令我憂心。
P最近被媒體報導成「阿北」,匪夷所思,應是阿伯吧,多數人無大無小,以阿北代阿伯,想是阿伯表示柯P有年紀了,不宜以阿叔稱呼。致於被寫成「阿北」,是否恭維市長拆了圍困北門的高架橋,坦開國門」有功,以北代伯,意謂市政有成,不過「打開北門」是前朝的市政規劃,不可不知。
市府將北門稱為「凱旋門」,媒體也多為如此報導,是對歷史的無知,不得不澄清。
一八九五年日本鐵蹄踏進台北城,是裡應外合,從北門長驅直入,要不是當年流行疫情瀰漫,傷亡慘重,不損一兵一卒,對台灣人而言,豈可說是有「凱旋」可言?
一八八四年,台北城竣工,清廷在已進入火砲攻擊年代,還費心去興築這座「帝國最後的城牆」,浪費錢力、人力,更莫名奇妙將通往大稻埕的北門,題曰「承恩門」,意即朝北京大清帝國輸誠,表示承受皇上恩澤,「承恩」之意,不是拍馬屁奉承嗎?可認為「羞恥門」。
北門,做為台北一級古蹟,自有其選項的標準,但歷史常識,不可不知。

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