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2日 星期二

2018年12月文史生活札誌


「莊老師教孫子講台語」(ID2179881934)是年底我新開的網路頻道;沒有規劃、沒有步驟,完全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下,被逼上架。
迪化二0七博物館畢館長以手機錄下了我講台語一段談話,上了網站,竟有人按讚,大家要我再接再勵,我戲稱,如有100人觀看,就「上場」,沒想到,網友「+1」湧入,逼我難以卸責。
一則「拳頭母」,十幾天內,有6萬人觀看,給我不少信心。
我非語言專家,也非文字高手,大稻埕囝仔的身分,我說起台語,不漳不泉,不南不北,各地口音都有,但是為台語,正字正音則是我的心願。
年輕人將荔枝寫成「奶雞」,楊桃書寫成「羊逃」,當成樂事,甚而當下將「當選」二字變成了「凍蒜」,積非成是,令我憂心。
P最近被媒體報導成「阿北」,匪夷所思,應是阿伯吧,多數人無大無小,以阿北代阿伯,想是阿伯表示柯P有年紀了,不宜以阿叔稱呼。致於被寫成「阿北」,是否恭維市長拆了圍困北門的高架橋,坦開國門」有功,以北代伯,意謂市政有成,不過「打開北門」是前朝的市政規劃,不可不知。
市府將北門稱為「凱旋門」,媒體也多為如此報導,是對歷史的無知,不得不澄清。
一八九五年日本鐵蹄踏進台北城,是裡應外合,從北門長驅直入,要不是當年流行疫情瀰漫,傷亡慘重,不損一兵一卒,對台灣人而言,豈可說是有「凱旋」可言?
一八八四年,台北城竣工,清廷在已進入火砲攻擊年代,還費心去興築這座「帝國最後的城牆」,浪費錢力、人力,更莫名奇妙將通往大稻埕的北門,題曰「承恩門」,意即朝北京大清帝國輸誠,表示承受皇上恩澤,「承恩」之意,不是拍馬屁奉承嗎?可認為「羞恥門」。
北門,做為台北一級古蹟,自有其選項的標準,但歷史常識,不可不知。

201812月文史日誌

一日 迪化二0七博物館所錄莊老師教孫子學台語」,臉書按讚人數115個,115個粉絲,差強人意;令我驚訝的是其中一篇拳頭母的動作」,抖音觀看人數,十幾天已有三萬八千九百人次。

二日 大稻埕逍遙遊,因有師大體育研究所與華梵大學師生報名,人數達八十人,但實到卻只有近六十人,顯有學生蹺課。我特別安排新文化運動館行程。

三日 仁濟院松年學堂,以探索艋舺做教程,走訪西門町及西門紅樓,午餐學員安排一場謝師宴,在美觀園用日本料理,今本為最後一堂課,但院方要求再上一堂。

日 洪小喬民歌之旅」音樂會在中山堂舉辦,她唱功未減」,勾起觀眾金曲小姐」時代回憶。散場巧遇許景淳,她答應明年大稻埕千秋街店屋90週年,再度前來獻唱,我說不能再將你們當街頭藝人」,其實,我曾動念不再辦音樂會了。

日 音樂中心簽約撰寫台灣歌謠史略」。午後,與喜悅舞蹈團吳團長碰面,三十年前曾與舞團去溫哥華,應邀在卑斯大學演講,這是我第一次出國,而且是到加拿大。之後,去成長基金會」與老人共餐;二點到台灣文化資產學會參加文化路徑實驗性計劃」座談會。

七日 1896年天后宮照片,我珍藏多年,台博館一00年時曾借展,今捐贈給台北市文獻館,20幾年前,以上萬元所購買的日據第二年的珍貴照片,我無償割愛,乃是寄望官方有此藏品。

八日 新文化運動館主講大稻埕的戲劇運動與歌謠」;館長再邀約明年元月講大稻埕年節的故事」。

日 仁濟院松年學院今再追加一堂課,這堂最後之課,晚上還在寧夏夜市千歲宴舉行第三度謝師宴。學員送我的禮物有義大利潤喉丹、八仙果、二付撲克牌,還有一瓶紅酒。

日 七星田園文化基金會今晚在北海漁村聚餐,這場歲末之會,不知明年還有否?面臨基金會收歸國有,何去何從,仍未知數。

日 音樂中心委託案日據時代台灣歌謠」,今完成近二千字稿,期待年底前完成二萬字,雖視力不好,但願勉以為之。

十五日 圓環郵幣商場購得世界第一套音樂郵票,這是我擁有的第二套,是一位林姓退役將領所委售,據說林將軍年數已高,不再集郵了。

十六日 莊老師教孫子學台語」,今再錄糜粥的分類」,我以生活與語言的關係破題。

十七日 收到金豬賀歲第一張賀年卡,為國家圖書館曾館長所寄。

十九日 文獻館擇於迪化街同安樂舉行<拾光捕手>新書發表會,我有意缺席,因對幾位被列捕手」人選,有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感覺,所以不與為伍。拾光捕手」指的是文物收藏家,但如果是不上道」的收藏,我就有意見了。

二十一日 旅居美國的郭香美贈精緻畫冊,她是畫伯郭雪湖的女兒,她有父親基因,也專攻膠彩畫,筆法功夫,可與其父並比,郭家父女,我都未謀面,但據說我曾是郭家在美國追夢大稻埕時,往往會提到的人,我甚為感心。
二十二日 爾雅出版社寄<中山堂視野-說不盡的臺北故事>,收錄我於二0一四年為期一年的典藏中山堂」專欄的圖文,能獲贈書,與無償授權有關。

晚上,中山堂欣賞聲情詠戲-周藍萍的台灣小夜曲」音樂會,懷舊金曲,回味綿綿。

二十四日 光點之家舉辦戶外活動,邀我走讀消失的大稻埕電影院」,有23人參加;我講述當年年紀小時觀看<宮本武藏>、<原野俠>、<盲劍客>等心得時,大家興味無窮。

二十五日 中央廣播電台新聞部台灣APP節目」主持人專訪我談鄧雨賢的音樂人生」,這個國家廣播公司多年前曾邀我錄製帶狀節目台灣小百科」,也出版二片CD。而今重回上節目,連車馬費五百元都省了。
二十六日 中山堂82歲禮讚,除賀升格國定古蹟之慶外,也舉行<中山堂視野-說不盡的臺北故事>新書發表會,我以每一個人有中山堂的故事,每一個世代也有中山堂的歷史記憶」做致詞開場詞。

二十七日 山海樓從中山北路搬到仁愛路後,首次和林課長去用餐,何家經營有其用心之處。

二十八日 孔廟107年度第2次委員會,我提出徵集台北孔廟老照片及全台孔廟影像建議。

三十日 台中行;中午與二女兒一家在原燒烤肉店共賞遲到的耶誕大餐。

三十一日 莊老師教孫子講台語」TiKTok抖音短期內錄了15篇,抖音觀賞人數達10萬人次以上,拳頭母的動作」這篇達78300人次,粉絲1290人,關注中604人,按讚3279人;臉書顯然差多了,但也有201按讚。反而是莊永明之家」的閱覽人數不見成長,有些遺憾。

今年,我的文史工作成績,自我考評,應該有及格的60分以上之分數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