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整理歌謠在民俗學上的意義:《南音》與台灣新文學運動


1932 年元月一日,《南音》半月刊創刊,台灣新文學運動推展中心,已漸由報紙轉移到雜誌來,《南音》最主要作者之一郭秋生,他在創刊號發表〈台灣話文的討論〉,提示基礎工作有二,其一便是「採集過去的歌謠及現行的民歌」,接著以身作則,為推廣自己「屈文就話」的理論,在《南音》特闢「台灣話文嘗試欄」,輯集童謠、(民)歌、(流行歌)曲,企圖把理論推廣周知。


《南音》半月刊(1931-1932,共 12 期,有 3 期遭查禁)創刊號封面,「南音」為林幼春命名
《南音》半月刊(1931-1932,共 12 期,有 3 期遭查禁)創刊號封面,「南音」為林幼春命名

為《南音》創刊號封面命名、誌簽,「台灣三大詩人」之一的林幼春(南強),為其文〈吾鄉好〉募集作曲,廣告刊載於《台灣文藝》二月號。廣告內容如下:

左段曲詞幼春先生原作,爰將廣募曲譜,一等(一名)薄贈貳拾圓以上並附呈台灣文藝賞。詞句不失原意範圍得略加修改,但須得文聯與幼春先生同意,方為有效。版權奉還作者。投稿篇數不拘取捨均不送還,當選發表於本誌四月號。台灣文藝聯盟啟。

〈愛相好〉

(一)
天惠之島,日光合雨水調和,
看北茶南蔗,夾著中間水稻。
草木長青禽鳥噪,凡有口共贊吾鄉好,
好便好。
對滿眼飢寒,煮食炊沙,未免替伊煩惱!

(二)
美麗之島,高山合大海調和,
看碧嶂青崖,映著萬里煙波。
天際真人氣象豪,凡有目共賞吾鄉好,
好便好。
對村落荒寒,破屋頹墻,未免替伊煩惱!

(三)
開通之島,海流合世界調和,
看文化之濤,日日打們欲破。
美艦歐車通百貨,凡有識共祝吾鄉好,
好便好。
對大眾無知,驅鬼瞞神,未免替伊煩惱!

此時,「台灣新文學運動」已經邁進了高潮期,「台灣藝術研究社」、「臺灣文藝協會」、「台灣文藝聯盟」   等文藝社團相繼成立,「向異族統治的抗議,對民族認同的文學」雜誌,也陸續地創刊。

1932 年,蘇維熊與張文環、巫永福、王白淵等人在東京成立「台灣藝術研究會」,翌年發行機關刊物《福爾摩沙》,以「決心來創造真正台灣人所需要的新文藝」為目標;共發行 3 


1932320日,旅日台灣留學生在日本東京組織「台灣藝術研究會」,揭示「以圖台灣文學及藝術的向上為目的」,他們並發行《福爾摩沙》雜誌,創刊號有編輯部長蘇維熊的〈對於台灣歌一試論〉;該雜誌「發刊宣言」剴切指示:台灣「雖有數千年的文化遺產」,但是沒有生產過「獨自的文化」,所以也提出了向前邁進的目標;他們表示在積極方面的工作是「創造真正台灣人所需要的新文藝」;消極方面「想去整理研究從來微弱的文藝作品,來吻合於大眾膾炙的歌謠、傳說等鄉土藝術。」

這一年,也正是台語流行歌曲「起步」的年代,當代「文學青年」對流行歌曲的歌詞寫作也躍躍欲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