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台灣歌謠望春風:小我歌聲應運響起


台語流行歌的「發源地」──台北市,1932年的人口統計數字,僅只有281,852人,男性占51%,女性為49%;而殖民政府的「島都」,二十八萬的「台北市人」,並非都是台灣人,台北市「本島人」(台灣人)的確實數字為190,377人,其他則為日本人、高麗(朝鮮)人和華僑(中國人)。

十九萬當時台北市的台灣人,咿呀學語的孩童不在少數,何況也有睥視「唸歌唱曲」的人,因此台語流行歌曲開始傳唱時的人數,可以說是區區少數,然而歌聲竟然能延續至今,「聲聲」不息,成了今日二千萬餘台灣居民耳熟能詳的歌曲,自然有令我們進一步探討的意義!





另外,以數則在1932年所發生的歷史、社會事件,來說明台語流行歌曲之所以在這一年應運而生,也頗有意思:

11日,《南音》半月刊創刊,這本雜誌刊載郭秋生的〈台灣話文專欄〉。
27日,「社會交際舞規則」公布,台北州即日起實施。
37日,「台北都市計畫令」公布,以容納六十萬人口為規劃原則。
320日,「以圖謀臺灣文學及藝術向上之目的」的「台灣藝術研究會」在日本東京成立。
415日,「台灣人唯一言論機關」《臺灣新民報》發行日刊第一號。
114日,台北西門町羽衣會館(舞廳)開幕,正式宣告進入「跳舞時代」。
1128日,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店」在台北市榮町(今衡陽路)落成。

台語流行歌曲尚未匯成風氣前,有兩首歌曲已經傳唱大街小巷:一是〈雪梅思君〉,一是〈紅鶯之鳴〉;前者有說是「國慶調」,也有說是「廈門調」。據考證,詞曲都是廈門流傳來台的,由陳秋霖所採譜。而後首則是曲寄中國古調〈蘇武牧羊〉,由蔡德音填詞,據他表示此曲是黎錦暉編兒童歌劇〈麻雀與小孩〉,即採為雀母訴悲和小孩慰問的對唱曲;上海賣唱者亦多用此曲填詞唱出,蔡德音對新劇、新文學熱心參與,乃將此調引進。



台灣歌謠-我聽、我寫、我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