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2018年11月文史生活札誌


九合一地方選舉的紛紛擾擾激烈選戰占據了本月份大半日子,吵、亂、雜的競選之聲,盈耳入目。
選舉期間,又潮、又嗨、又熱、又狂,令人心不安寧。
開票後,一翻兩瞪眼,勝負已出,所謂民主政治,訴求的是票票「等值」,一票就是一票,但是每一張票,有同情、濫情、煽情下所投下的一票,那能與「選賢與能」而蓋上的那張票同值?我不願批評「劣票驅逐良票」的現象,尊重選舉結果,這是「初步民主」的重點。
回溯台灣人第一次選舉,令人有如同隔世之感。
台灣人獲得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在一九三五年,日本時代舉辦的「市議會及街庄協議會選舉」,選舉人並非有公民權就擁資格,規定是「獨立生計,年滿二十五歲以上,並年納五圓以上稅額男子」如此條件下,非中產以上階級的男性不可,女性被排除在外;而且選票不是用圈選,而是需親自書寫被選舉人的姓名,也就是說「青盲牛」(不識字)還沒有資格呢!
而今,選舉已從早年「選舉無師傅,用錢買著有」,到「用騙也並一定有票」,選民會珍惜自己神聖的一票,不過,是否「票票等值」,也不一定,畢竟情緒化投票者,還是有一群人。
被選舉人在選戰中,以「政治家」自許,期待當選後有了權力後,不要成了「政客」。


偶思錄304


量力而為,是自知之明,自不量力,必然難以成事。

2018年12月1日 星期六

偶思錄302


心想事成,當然是好事,但是成不了事的時候,得反省心想是否太大、太虛、太幻。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2018年10月文史生活札誌


臺灣新文化運動館終於揭幕了!
歷經三任市長,七位文化局長,從選址到籌備,至今落成,前後有十八年之久。
一座只有硬體建築-市定古蹟台北北警署轉型為「文化館」,卻沒有歷史文獻展品收藏,甚而「新文化論述」研究也不足,不免令人遺憾。
我在致開幕詞時,強調新文化運動館所承載的責任很大、很重,而且很深、很遠,語重心長。
坊間都將「臺灣新文化運動館」視為是「蔣渭水紀念館」,還說:「蔣渭水曾被關進這棟今為市定古蹟內的水牢」,其實蔣渭水辭世前,這棟建築還未完工;十幾年前文化局所立的古蹟解說牌,就被我糾正過。
從臺北市警察局大同分局,再改變為新文化運動館還有一段小故事,有位民進黨女市議員,曾帶眾至「新文化運動館籌備處」前踢館,訴求要做「警察博物館」才對,還告訴記者說:「莊永明也反對將大同分局做新文化運動館」,如此瞎扯,使我傻眼。
我還在致詞時強調這座紀念館,歷經十多年百般波折,終告落成,還是足以欣慰,只是未來營運,仍需好好邁進!
我的講詞還提到:不能只認為:「同胞需團結,團結真有力」就能詮釋二0年代的非武裝民族抗日運動;也不可僅以「月娘笑阮戇大獃,乎風騙不知」的<望春風>就代表了三0年代民眾心曲,畢竟新文化的底蘊,是要更進一步去探索。
如此說法,乃是早年我為「新文化」下的定義:「新文學、新美術、新戲劇、新音樂(新歌謠)」,實不足涵蓋「新文化」的完整內涵。
我曾向館方建議,應該將歷史軸線拉長,以一八六0年代的台灣開港,與西方文化接觸做為起點,畢竟台灣人的「視野」因而開濶,以致在大稻埕茶香歲月中創造出了新的生命、新的活力;我還列舉諸多要加入的課題,如「新體育」、「新生活」等。當時我列舉了不少的「台灣第一在大稻埕」,表示都是可以做的題目。觀傳局局長在我下台回座時,還趨前向我表示說:「這個題目,她有興趣。」
總之,開幕是一時的,未來的營運,能將新文化的意義宣揚出去,才是永遠的!


2018年11月17日 星期六

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文史生活札誌2018年9月


大稻埕逍遙遊已走出五00期了,這是不容易的紀錄,我戲稱:定時定點的走讀古蹟活動,這項紀錄,必是「台灣第一」。
我投入大稻埕逍遙遊活動,從寫書、規劃、導覽、解說,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回首當年,那是十幾年往事,我剛過六十歲,也就是說,已是老年了,四個多鐘頭行程,本就是考驗。
而今七十七歲了,照樣邊走邊講,整個行程,從八點半出發,結束已將近十二點半,並不是因為五00期,我特別帶勁而是每一回的逍遙遊秉持原則,都是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讓大家都了解大稻埕。
數數跟我「上道」走讀旳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絕對超過一0、000人,我以「吾道不孤」自得。
其實,有紀錄的期數是五00期,可是我帶的走讀大稻埕,必在一0、000人以上,因為邀約要我「帶路」的還有學校、社團、讀書會、公務機關,幾乎每個月都會有一、二回或更多。
大稻埕逍遙遊二00期時,我說:「三00期再相逢吧!」,三00期時,我說:「走一次少一次了,希望大家有機會,可再跟我走一、二次。」四00期時,我說:「五00期,不知將由誰來帶領?」;本月份的五00期,上百位的朋友仍相聚慈聖宮廣場,聽我導覽啟程前的「踏話題」,我說:「六0期時應該不是由我領隊了,因為那時我已年過八十了,一趟四個鐘頭的行程,如果還是由我當領隊,那我豈不是成了怪老子了。」
歲月催人老,服老是不可違的天命,但我服老不服輸是多年來,我堅持走下去,毅力和體力是支撐我將「大稻埕逍遙遊」辦得有聲有熱的主因。
毅力和體力的堅持,有此耐力者必不乏其人,我是可以安心交棒;我也不得不忠告一些後生晚輩,如果一心想在大稻埕爭名謀利的話,不來也罷!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偶思錄299


「做對了,就對了!」話雖淺白,但是選擇對的方向,挑選對的事情,可是重要課題。

2018年10月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