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文史生活札誌2014年4月

人間四月天,台灣鬧翻天;服貿、核四是選擇題或是是非題?
我的生日月份,並不寧靜,很幸運的度過第二個甲午年。
「莊老師,你看起來攏昧老!」一位久不見面的文獻會志工,對我的這句寒喧語,我竟然以這句話回覆:
「不過會死。」兩人相視而笑。
生老病死,人生常態;老天給人的惡作劇,無非如此。人「生不由己」,必逐漸老去,雖追逐健康,但也百病纏身,終以「一眠不起」終結一生,老天爺給人的一生安排,誰能違逆,那能躲閃?
作家孟東籬,以清貧、簡單度其餘年,他說:「我不是貪生,而是怕死。」不畏死的我,苟活餘生,絕無貪念,不是生性豁達,而是想再盡一份人生未盡責任。
不避談生死,被人說是悲觀,欲語何言?
年歲徒增,看開一切,只是領悟到「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揮揮雙手,不帶走一片雲彩,乃因雲彩是天地所有,不是任何人可以帶走。
寫下去!談下去!撰述文字、演講談論、走讀老街;我的身影,會逐漸淡去,但是飄移在鄉土天空上的雲彩,仍會是來去自如。


 二日 台北故事館舉行「小志工的故事」記者會,從二00七年起與大龍國小合作培養古蹟小志工,已屆七年,共有八十三位同學先後在故事館做過導覽,而今有人已是醫學院大學生。我因一開始即擔任小志工培訓工作,受邀以文史顧問致詞。獲聘文獻會史料文物、蒐藏審議小組委員。
 三日 生日禮物有花籃、蛋糕、襯衫,還有家人所送的手錶、拐杖型雨傘,還有美國碧洛伯樂斯舞團「幻影王國」入場券。
 六日 大稻埕逍遙遊有近四十人參加,近四00期的走讀活動,有增無減。
 八日 新竹生活美學中心演講「台灣歌謠追想曲」,有二十餘人與會。
十一日 與大同區區長和人文課同仁商討今年「雨夜花語80年紀念音樂會」籌備事宜。
十二日 文獻會舉辦「認識西本願寺活動」,我帶領從西本願寺廣場至二二八紀念公園的「城內」導覽,有四十人參加。
十六日 靜修女子中學老師十餘名參加大稻埕文史巡禮,學校建議我明年到校開課,讓高中生落實鄉土教育。
十餘位加拿大籍觀光客參觀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英語導覽曾聽過我的課。
十八日  文化局審核博物館聚落第一期工程及設計內容,結論是「修正後通過」。
二十日 真理大學觀光校友會四0餘人參加大稻埕文史巡禮;晚上在寧夏路千歲宴聚餐。
二十二日 上善基金會一0三年度「淡水河文史推廣活動計畫」,討論執行內容及進度。
二十三日 敦煌路大同區福壽宮土地公廟石香爐及「福德正神」石碑申列古物審查。
外交部外交國際事務學院近四十位學員走訪大稻埕,不少人是第一次認識到這個老社區。
二十四日 師大體育系林玖君教授與二位研究生來訪,在莊協發商店談論了近二小時,林教授帶來三大冊「台灣世紀回味」請我簽名。
二十六日 輔仁大學藝術與文化創意學士學位學程第一屆畢業展舉辦「WHO說八稻」講座,我擔當第一場講座:「大稻埕的電影事業」。聽眾有一位當地的九十三歲老人,頻頻跟我說:「很喜歡聽老故事」。
二十九日 台北市旅行同業公會舉辦進修訓練教育,由我講述「大稻埕風華歲月」。

三十日 遠流出版公司智慧網,擬轉載<台灣紀事>三月二十八日(一九一一年)「非武裝抗日啟蒙人」,簽下授權同意書。月中,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亦要求授權<少年大佮老小仔>一文轉載於<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王昶雄卷>。十幾年前及數年前撰寫之文,仍受青睞,始料未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