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問題,就得「三心兩意」,如果一味鑽牛角尖,難以解決問題。
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文史生活札誌2017年3月
閱報,是常年來的習慣,閱讀晨間新聞,一如早餐,對我而言,不可或缺。
訂報,超過了好幾十年了,送報生的辛勞,我由衷感謝,他將新聞送進了家,讓我輕鬆掌握「新知」。
而今,我決定不再繼續訂報了,派報公司打了十餘通電話,祭出了多項選擇的優惠,希望留住我這位老訂戶;有送小家電、報費打折、送其他刊物等「好康」(利多),我都不為所動,心意已決,不再月付、年付;每天原本得到送報生的服務,也因此成了回憶。
我對報紙的依賴,依然如昔,每天必買一份報紙回家,不過,不必再閱讀單一報社報紙,而有多方選擇,挑選成了權力,強調一下,我從不買「蘋果日報」,因為張數太多,不是廣告,就是我不想知道的「小道消息」太多了。
面對目前的報紙,詳讀已不再是目的,有時翻閱時,僅是瞄了大標題而已。
說句實話,時尚、娛樂、消費版面,有時連看都懶,整張就抽出進了回收桶。
我懷念以前的報紙,副刊和文化、藝術版、還有寶鳥版、鄉情版、開卷、讀書人、文化點線面……等版面,都是我愛不釋手的讀物,而且我也曾是這些人文版面的專欄作家,報導人物。
也許是現代年輕人的「認知」有別,輕挑的「輕知識」,成了今日報紙報導主流,追星、逐利、趕時髦,讓報紙的正面報導和應擔負的社會責任,已經逐漸淡化,如果報人認為年輕人才是購報對象,悲哉!
我曾「仿古」,以前顧憲成「東林書院」對聯,異動了幾個字,寫了此對聯,可能是對今日亂象,有感而發:
風聲、雨聲、市井聲,聲聲刺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操心。
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2017年2月文史生活札誌
「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我在「文少年代」,己用如此詞句,代替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來形容時光飛逝。
其實,人亦容易將時光拋,果實季節的繽紛色彩,年年如是,但是人在季節的感受,只是冷暖,何況年序人生,可能僅有「黑、白」,沒有彩色,人和萬物的「時間感」,是有不同的。
年節過了,感覺不只「過年」,而是過日子,這是年長的通病,難怪說「囝仔愛過年,大人愛趁(賺)錢。」找到小確幸,可能是老「大人」的新年新希望。
我這個銀髮族中的長者,髮絲仍能白中帶黑,體能尚佳,算是幸運,不過一如冷暖人生中,有「小確幸」,不是易事。
今年年節,竟有三個「好手氣」帶來小確幸,令我有「不虛過年」之感。
「人無橫財不富」,我對橫財,興趣缺缺。所以不會做投資,不願買彩券,連對統一發票都懶得對獎,然而年節時連中三元;一是女兒送的刮刮樂,刮出三百元,仁濟院新春餐聚玩賓果遊戲,所送的大家樂彩券,中了三個號碼,獎金一千元,還有網路發票,財政部通知中了末獎二百元。意外之財,雖然微小,但多點小確幸,知足常樂,不亦樂乎?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