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於細枝末節,會有斤斤較量的小格局做為,即使有所成效,也必是微不足道的收穫。
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
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文史生活扎誌2014年2月
春節期間,不少人拜年外,多問了一句話:「<大稻埕>,去看了沒有?」有「非看不可」的意思。
我很直接地回稱:「沒有!」原因是我不願在這部電影看到與理解的「所知道的大稻埕。」有了落差。
「我不知道的大稻埕」,也許還有不少,但是也不必在這部大都「不是大稻埕的大稻埕」電影中去見識。
「大稻埕」、「稻埕」、「稻江」、「稻津」,不同年代,不同歲月,所烙印的歷史人文景象,豈是「道聽塗說」來做詮釋。
台北市社教館大稻埕戲苑舉辦「一頁無法取代的繁華-大稻埕的故事座談會」,邀請我「說故事」,我回絕了,因為座談安排了豬哥亮進場十五分鐘,發送電影票、海報的抽獎券,如此插花,是對座談會與會人的不尊重。
朋友對我不看此片很驚訝,以「多支持本土電影」鼓勵我也去捧場一下,我想我的支持也沒有落空,文化部、文化局給的補助金,不是有我的稅款嗎?
近400期的「大稻埕逍遙遊」,導覽走讀歷史街廓,已走了超過500次,因為還有不定期的社團、學校參加,近十年來,應有上萬人與我一起上街,我不知道參與這部影片的工作同仁是否也跟我同一腳步?
了解大稻埕,不必以嘩眾取寵的宣傳手法,應該用心浸入茶香歲月,才是正道!
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文史生活扎誌2014年1月
勇闖第七個馬年,馬齒加長,只好以「又少了一歲」來解嘲。回眸去年,一切安好。
未來之年,再往馳騁,不敢一馬當先,只希望一路沒有障礙,當然也仍需鼓勵的加油聲,催我前行!
今年,以出版<城中舊事>和<活,該如此>兩本書為努力目標,前書乃為臺北建城一三0年而寫,是官方出版品,雖執筆已久,但進度嚴重落後,非快馬加鞭不可;後書為回憶錄的前傳,原以為自己生平平淡無奇,大概十餘萬字,可寫一生,然而愈寫愈有「言不盡興」的感覺,所以今年先出前傳,而後,再完成後續,希望將「我的世紀」,有個較多面陳敘。
煮字療肌三十年,從沒有會有寫回憶錄的想法,畢竟自己是舉無輕重的人物,何必「浪費紙源」,何況印刷品又已是夕陽產業,誰會花錢,「讀我一生」?
現實社會是「希望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我當然不是他人所說「不吃草」的馬兒,只是駑馬安步,只往前奔!
老朽之年,好發議論,就是不合時宜的個性使然,老生常談之見,留以他人評論,我行我素,吾書吾言,相信同道的人,會與我並騎同進!
馬到成功,「成功不必在我」,祈望今年,還是駑馬安步,往前奔馳!
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