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人是自欺的行為,後果必得自負;以「欺人太甚」,讓人反感,當然是自欺欺人。
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文史生活扎誌2014年1月
勇闖第七個馬年,馬齒加長,只好以「又少了一歲」來解嘲。回眸去年,一切安好。
未來之年,再往馳騁,不敢一馬當先,只希望一路沒有障礙,當然也仍需鼓勵的加油聲,催我前行!
今年,以出版<城中舊事>和<活,該如此>兩本書為努力目標,前書乃為臺北建城一三0年而寫,是官方出版品,雖執筆已久,但進度嚴重落後,非快馬加鞭不可;後書為回憶錄的前傳,原以為自己生平平淡無奇,大概十餘萬字,可寫一生,然而愈寫愈有「言不盡興」的感覺,所以今年先出前傳,而後,再完成後續,希望將「我的世紀」,有個較多面陳敘。
煮字療肌三十年,從沒有會有寫回憶錄的想法,畢竟自己是舉無輕重的人物,何必「浪費紙源」,何況印刷品又已是夕陽產業,誰會花錢,「讀我一生」?
現實社會是「希望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我當然不是他人所說「不吃草」的馬兒,只是駑馬安步,只往前奔!
老朽之年,好發議論,就是不合時宜的個性使然,老生常談之見,留以他人評論,我行我素,吾書吾言,相信同道的人,會與我並騎同進!
馬到成功,「成功不必在我」,祈望今年,還是駑馬安步,往前奔馳!
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2014年2月2日 星期日
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文史生活扎誌2013年12月
「臺北學」已邁進第6屆了,我並非每一屆都參與,今年因代文化局長出席,也以「貴賓」身份講了一些話。
此屆「臺北學」,以「記憶與地景-大眾史學與臺北都會文化」為主題;我仍提到多年前所講的「身在台北市,應知台北事。」
「台北觀點」常為台灣其他地方人士所詬病,但是台北市是府城、島都和首都,歷史造就了觀點。
我為遠流出版公司策劃<台灣世紀回味>,即寫下每個人都是二十世紀「歷史見證人」這句話,彼時,真不知道「每一個人都是史家」這個觀點,已是歐美社會普遍概念。
2013年的「臺北學」,也為「台北建城130年」,敲鼓打鑼,以壯聲勢。我正撰述<城中舊事>一書,配合這個「歷史點」。
前曾以一篇「城北舊事」的文章,描繪大稻埕的前世今生,期望能夠再為「城東舊事」、「城西舊事」、「城南舊事」(是台北城而非林海音先生的北京城),留下自己所知的「台北學」。
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
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