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

文史生活札誌2019年6月


我的郵齡超過一甲子以上;十歲那年,就開始集郵票。
如今,我蒐藏的世界各國郵票,超過10萬枚以上我辦過的郵展,有和平鴿專題郵展、諾貝爾和平獎郵展、世界經典童話故事郵展、世界運動郵票展,還有莎士比亞400年,台灣文學館舉辦莎翁特展,因英國莎士比亞紀念館借展費用太高,影響來台展出的借展數量,我提供莎翁專題郵集,以壯內容。也在「台北文學季」,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郵票參展。
學界都知道我一些文史資料的典藏。李敖甚而將我定位為五大藏家之一,我想大家如是知我是標準郵迷,會不會驚奇?
最近,集郵人日稀,郵市崩盤,令人感嘆!集郵票,是只進不出,沒有出售一枚手中郵票,郵興衰,與我無關,只是憂心郵票會否走入歷史,不得不關心。今世之人,多不寫信,以手機、網路替代訊息傳遞,多年之後,貼上郵票的信封必將絕跡,一如稿紙。
郵局以前標榜「集郵三益—益智、怡情、儲財」,而今三益之末,已改益友,顯見郵局也發現「儲財」已不可預期,近期郵票升值空間,不僅沒有,連面值都守不
以前,父母關愛孩子為子女買年度郵票冊,一年一本,沒有間斷,家長認為小孩長大後,郵票的價值必年年攀升,但事實呢?當今郵商收購的近期郵票,能有面值八五折,算是不錯,有的還更低,儲財的意,完全失效,一如股市的跌停板。
郵局發行郵票,彌補事業虧損,動輒發行量以百萬計,集郵人口逐漸流失,此政策極需調整。
玩郵,以益智、怡情為要,益友則視能否交到好郵友,如我,不加郵會,不以價格論郵,集郵是自得奧秘,但也提供郵票做多場展覽,有機會準備以郵寫書,從「獨樂樂,進而眾樂樂」,不亦樂乎?




20196月份文史日誌

一日 中山堂特展「國語課本遇上兒童讀物」特展開幕,主任和策展的「兒童文學基金會」感謝我玉成此次展覽;開幕式與新任文化局副局長閒聊,我再三提到市府不宜在各局處沒整合下,對大稻埕動用過份資源,以致造成嚴重「商業化」,而輕忽文史的重建構。
61日出席「當國語課本遇上兒童文學」特展開幕典禮

二日 大稻埕逍遙遊,只有十來位參加,都是第一次想了解大稻埕,有一位是國際交換學生;三個半小時行程偏重於文史解說。

三日 球球畢業典禮,原擬參加,但校方以禮堂容納人數有限,需抽入場不得不放棄;我與球球是同校,但不「同窗」,他是高中部,我僅是初中部,三年前,他考上建中,我有孫子完了我未了願,畢竟那年聯考,我失利了,乃選擇商校,以致在二十六年職場上,做了「算盤族」(那個年代還沒有電子計算機)。

五日 仁愛松年大學講「台灣歌謠」,教會的課程安排似乎也少了,說真的,「老大人」很想聽我這位「同齡層」的生活記憶。

六日 閱報,大同集團林阿斗(當年同仁如此稱呼他)入獄服刑;百年企業崩潰有兆,身為「大同人」的我,不無惋惜,林挺生以職員是「勞心族」不是勞力的勞工,所以不納勞保,所以我有十九年年資的勞保給付損失,公司不予處理,我的「養老金」成了大同的一筆未償債務,因此我也是大同的債權人和受害者。

七日 端午節。蘋果日報以「兩大本土化筆交鋒」,讓李筱峰與陳芳明各申己見,為民進黨的「英德大戰」敲邊鼓,李數落蔡英文,陳質疑賴清德,各說各話,並無交鋒,顯然是編輯的設局,畢竟不是一場筆仗。

八日 永樂市場巧遇家輔,他叫我伯公,是三姪女兒子,擔任土木工程師,他是家族中的「巨人」,身高194公分,另二個孫子,分為188184公分,三位「高人一等」的小巨人,期待都能「出人頭地」。

九日 毅生日,於旋轉壽司店為他慶生,電腦點餐,新生用餐方式,好像愈開愈多。

十日 中山女高社會科資優班同學304位老師跟我走讀大稻埕,雨勢甚大,大家興致未減,結束時,給我很長的掌聲。
610日帶領中山女高資優班同學走讀大稻埕

十一日 文獻館購置典藏文物,召開從9301930的鑑價會議。
我所捐贈的一張百年歷史照片,明治28年拍攝的城內天后宮徵收為台北兵站病院,今日台灣物館舊址之影像,意義甚大,評審委員在我是「當事人」,需退席不參加討論下,以六萬元列為典藏參考價格,我戲稱:再高的金額對我而言是無感的,無償捐贈,文獻館能妥善保存,就是我心願。

十二日 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劃」,建構台灣文學照片資料庫,由文訊做數位彙集,函中說:「身為台灣文學裡重要的一員,這些記憶(照片)都是文學發展的軌跡」,希望我提供510張照片,我心想自己在文學界是邊緣人,何德何能可列「國家文學庫」典藏,況且<活!該如此-七十回憶>已刊錄不少圖片,不必再「錦上添花」了。

十四日 北商高二愛同學會,席設大三元餐廳,列會同學十七人,有人說:「活一天,賺一天。」,有限人生,聚短分久,令人感慨萬千。

十六日 參訪土城「樂糕殿」,此處由公寓大樓幼兒園轉型的「樂高樂園」,收藏與陳列有小而美之感,可惜餐飲價格定得太高。

十七日 戴了三十餘年的手錶,終必進廠維修,這隻頗有感情的手錶,係去日本參訪時,在長榮機上所買的免稅品,修繕費用等於當年購價,另花了二千五百元買一隻諾貝爾品牌的低價錶,日後可兩隻更替。

十八日 「滾動網」是文青創設的網站,製作「人文、紀實、故事分享、經驗傳承」節目,邀我專訪,大約拍攝二個鐘頭。

十九日 新文化運動館邀我商談十月份音樂會事宜,表示可配合大稻埕千秋街店屋90周年活動。

二十日 英特爾科技公司舉辦新進員工認識台北活動,多位外籍員工由我帶領參訪大稻埕。

二十四日 <台北文獻>專欄交稿,以「大眾之友,庶民視窗」為題。「文獻有徵‧文物有靈」能否續集成書,期盼中。

二十五日 午後,去南海路成龍、龍祥、奉天三家郵幣社,由於少進新貨,我能買到的新郵有限了。

二十七日 「小我歌曲,庶民心聲」定稿,音樂中心委託案,希望下月份完成。

二十八日 台北孔廟管理委員會108年度第一次委員會,有些委員發言,「天馬行空」,我很無感。

午後,帶領中小企業經營領袖協會和僑務委員會兩個團體共70人參訪大稻埕,大家都對我的導覽,稱讚有加,有位旅居維也納40年的台僑,向我表示受益不少。

二十九日 大同區公所主辦「港町的故事」參訪,有30人參加,可惜沒有主管列場。

三十日 台中行,參觀科學博物館,觀賞「拍岸鯨奇」的海洋鯨豚生態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