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泉生作曲〈搖嬰仔歌〉七十歲了!一九四五年傳唱至今,歷經多年寒暑交替,此曲給台灣人的溫馨親情,添增不少回憶。
〈搖嬰仔歌〉的男主角—呂泉生的大兒子呂信也,七十年前是襁褓中的嬰兒,如今也古稀之齡,我雖從未與他相見面,但彼此「相識」,畢竟我撰述呂教授傳記時,他已是美國公民,在甘迺迪音樂中心擔任小提琴手,返台探親時,都失去時機無法相互交談。
三十幾年前,我首次將〈搖嬰仔歌〉創作背景故事,發表於中國時報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活版,引起不少回響,畫伯林玉山閱報後,打電話給呂泉生敘舊,他們好久沒聯絡,〈搖嬰仔歌〉之文成了牽線關鍵,林玉山和呂泉生於民國四十年代都在大稻埕靜修女中擔任教職。
我以「寶島父母的心聲」為題的這篇文章,以後有人轉用,而且還沿用我的標題,竟全無知會,後來我改題為:「寶島父母的心曲」。
小學、初中音樂課本,收錄有莫札特、修伯特、布拉姆斯的搖籃曲之作,台灣的〈搖嬰仔歌〉,可以「等量齊唱」!
我曾如此的寫出深愛此曲的原由:
哼唱過〈搖嬰仔歌〉的人,無不受到感動,那呼之欲出的淳厚親情,在感人心弦的旋律裏,表露至深。呂泉生當日創作此曲,正逢戰亂,目睹無數妻離子散的不幸,如果您認識了此一背景,更能體會歌曲中所欲表達的心情故事。
二日 北投秀山路三元台元山殿申報日據昭和十六年石碑為古物,共有六位審查委員前往實地評鑑。
三日 松年大學仁愛分校邀請演講,以台灣歌謠的當代社會背景為題;不少長輩都說我的記憶怎麼如此好。
五日 國立台灣文學館邀請參予將舉辦的「莎士比亞大展」,希望我提供莎翁郵票專集參展。
七日 大稻埕逍遙遊,今天共有五十來位參加,有建成扶輪社社友及家眷二十餘人,以及新北市樹林區自行車隊十六人、政大歷史系研究生等。昨夜一場豪雨,午後又是一陣大雨,早上順利走完行程,真難得。
十一日 夜訪兒童文學之家,蒙贈兒童文學會訊春季號等書;我建議學會整理「台灣兒童讀本插畫史」,讓三0年代畫家也走入兒童文學史。
十二日 有研究生想研究台灣第一位法學博士葉清耀,我僅知的都已寄出,再多的資料,實無能為力。
十三日 文獻會主辦「傳唱台北—聽見城市在唱歌」紀念音樂會在西本願寺廣場舉辦,我上台做簡單開幕詞,壓軸節目由許景淳擔當,我唱一段呂泉生作曲的「搖嬰仔歌」引導她上場唱全曲,她台風甚健,最後一曲「天頂的月娘」,登上鐘樓高歌,風靡全場。
![]() |
「傳唱台北—聽見城市在唱歌」活動與許景淳同台唱「搖嬰仔歌」 |
十六日 早上在千秋街店屋和兩位訪客對談,一位是<漂亮家居>雜誌余副主編,就「老屋活化」問題,提供個人見解。另一位是琉球沖繩縣平和祈念資料館主查福里竜也,談「一九四五年台北大轟炸」,他並要求我授權圖片,當然我答應無償提供。
十七日 晨接吳秀鶯老師來電,告知春美歌仔戲團將在高雄公演<青春美夢>,以紀念這齣「歌子新劇」演出十週年,她和劇團對我所撰述張維賢傳紀所獲致的創作原由,而有此劇本表示謝意。
中山堂明年將歡渡80週年大慶,將舉辦多場活動,研議邀請演出藝術團體類型及內容會議。
十九日 端午前夕,閱報得知洲美國民小學舉行畢業生龍舟競賽後,決定停招;數年前,民國九十四年,應邀至這所學校與同學共唸童謠,記憶猶新。
二十六日 大同區公所104年基層藝文民俗表演活動召開協調會。
二十七日 「傳唱台北」特展舉辦講座,我主講「說的比唱的好聽的台灣歌謠」,與會有三十名人,散場後有三人向我表示在什麼地方可買到我的著作。
二十八日 上善人文基金會舉辦「走讀大稻埕」活動,我帶領走訪「大稻埕的歌謠故事」,限額三十名,以年青學子為多,有一位大學生拿了一本老書<台北老街>,給我簽名,據說是他的阿公藏書。
![]() |
上善人文基金會舉辦「走讀大稻埕」活動 |
![]() |
帶領民眾參觀大稻埕千秋街店屋 |
二十九日 遠流出版編輯所整理我的「著作紀事」,有不詳不訛誤處,乃做補充更正,但實難窺我寫作出書全貌,畢竟,我還有不具名出版品和未付梓著作,給楊貴媚、李靜美、鳳飛鳳專輯寫文案,自然省略。
三十日 昨夜做了奇夢,今晨一直思索此莫名奇妙的夢,竟然夢見陳映真向李南衡說,當局不願找我參與文化政策,是因為怕我會高舉自由主義大旗,彰顯中間路線;可能是近日季季在中國時報副刊連登三日大頭陳映真和最近翻箱倒櫃找出早年陳映真寄給我的親筆函贊我對文史工作的投入,兩事交纏,故有此夢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